他,“縱有凌云志,,不忘菜根香”,;他,,“居身青云上,植根泥土中”,;他,,具有民盟盟員和中共黨員雙重身份,為革命奮斗了一生,,被時任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,、中央統(tǒng)戰(zhàn)部部長王兆國評價為“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的杰出戰(zhàn)士,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”,。
楚圖南(1899年8月~1994 年4月),云南文山人,。1926年冬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1943年春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,,并當選為云南民盟省支部主委,,和聞一多、李公樸等民主人士直面淋漓的鮮血,。1949年10月1日,,楚老作為民盟代表,在莊嚴的天安門城樓上參加了隆重的開國大典,。新中國成立后,,楚老既在國家文化教育改革和發(fā)展、知識分子工作,、民間外交,、文化外交等方面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也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(chǎn)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(xié)商制度,、開創(chuàng)民盟工作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,。
1950年3月,楚老被任命為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部長,,主管一個大行政區(qū)的文化和教育工作,,還擔任民盟西南總支主委,工作非常繁忙,。但這幾年的講話稿,、報告和發(fā)表的文章,,都是他親自動筆,很多還是利用周末時間完成的,。生活上,,他依然艱苦樸素,辦公室在文教部二樓,,宿舍在三樓,,都只是一個小小的房間。后來,,楚夫人帶著女兒澤湘和小兒子澤洋從北京來到重慶,,一家四口也就擠在那間小宿舍里。1950年秋天,,楚老的好友,、時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周保中和時任川北區(qū)黨委書記兼行署主任的胡耀邦同志,曾先后到過楚家,,都為楚家的儉樸生活所感動,。
其實,軍政委員會機關事務管理部門非常了解楚家住房擁擠的情況,,曾多次給楚老安排單門獨院的房子,,但都被楚老謝絕了。直到機關把和他宿舍相連的堆放舊文件的庫房騰出半間給他,,他才接受,。對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的楚老,對工作人員卻非常關心,,雖然經(jīng)費緊張,,但還是研究后盡力擠出一部分,蓋了兩排簡易平房,,緩解了機關干部的住房困難,。
即使楚老后來成為國家領導人之一,生活依然極為簡樸,,多年來一直住在北京一座老式的四合院里,,房子陳舊,油漆斑駁,,家具主要是一個柜櫥和一張寫字臺,,都是普通舊物。臥室不到12平方米,,睡的小鐵床也已使用多年,,就連被褥都是使用多年的。1986年9月,工作人員趁楚老出差,,把小鐵床換成席夢思,。楚老回來后,語重心長的說:“我睡小鐵床已經(jīng)夠了,,不要再浪費國家財產(chǎn)了,。”工作人員當即又換回小鐵床?
楚老不僅住得簡單,飲食也很簡單,。日常通常是清茶一杯,,即使待客也是如此。侄孫女王碧輝曾寫回憶文章,,談到“老人家吃的都是面包牛奶,稀飯饅頭,,二菜一湯,,多屬蕃茄之類”。楚老還喜歡在飯桌上放一個小半導體收音機,,邊吃飯邊收聽新聞廣播,。
楚老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,對子女也要求嚴格,,總是告誡子女“一定要認認真真做人,,實實在在做學問,多做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事,。”子女和家屬從不占任何公家的便宜,,兒子的交通工具是自己的自行車,女兒每周回來看望他,,需要轉(zhuǎn)兩次公共汽車,。就是對遠在文山老家的親戚,楚老也嚴格要求,,常常在往來書信中,,鼓勵親戚努力學習和工作,不能給政府提任何個人要求,,不能打著他的旗號給政府添任何麻煩,。
楚老不僅不占公家的便宜,還將自己珍藏的清代《乾隆御題棉花圖石章》一套,,無償捐獻給國家,。據(jù)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保管檔案記載:1965年6月,故宮博物院接到“中央文化部文物局”來文,,將一批“明清人法書及文物”撥交故宮博物院,,移交的文物清單中有“廿四孝廿四節(jié)氣石章四匣24方,楚圖南捐”的字樣。這套印章是青田石質(zhì),,分別裝在4個黑色漆盒里,,每個盒中裝6枚。盒蓋面上有金漆書寫的“御題棉花圖”及金漆繪制的“雙龍圖案”,。每一方印紐都用浮雕刻出人物造型,,栩栩如生、神態(tài)各異,,分別代表二十四孝中的一個典故,;每方印的邊款對應陰刻出二十四孝及二十四節(jié)氣的名稱。這是楚老一生中最重要的收藏之一,,他曾對印章做過深入的考證并打了印樣,,將譯文撰錄在印樣旁。妻子和子女非常支持楚老的決定,,在楚老逝世后,,子女們還決定將楚老收藏的書法作品交給國家博物館保存,“作為對父親及父親所敬重的前輩們的紀念,。”
楚老的書法肇始于漢碑,,脫胎于顏體,受益于爨碑,,有自己獨特的修為,,對于海內(nèi)外機構或友人索求書法,楚老幾乎是有求必應,,而且從不求回報,。1981年8月,昆明民盟成立市委會,,《昆明盟訊》創(chuàng)刊,。他們寫信給民盟中央宣傳部,擬請楚老為盟訊題寫刊頭,,很快就收到了回復,。直到現(xiàn)在,楚老題寫的刊頭還在鞭策與勉勵著盟員們,。1994年4月11日,,楚老逝世。13日人大辦公廳,、中央統(tǒng)戰(zhàn)部,、民盟中央、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同志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辦公會議上,,與楚老的子女們一起商量楚老身后事的辦理,。二兒子楚澤涵代表子女們明確表示,,不開追悼會,一切從簡,。澤涵收藏著父親1980年9月住院時寫下的遺囑(雖然全文沒有“遺囑”二字),。全文如下:
身 后
1.不舉行遺體告別。
2.不開追悼會,。
3.不送花圈,。
4.將我的骨灰和淑端的骨灰摻和一起,一半投湖南洞庭湖,,一半投昆明滇池,。
5.望孩子們照我所說過的兩句話,認真做人,,認真做事,,并互勉互助共同進步。在這方面特別澤涵要多負責任,。
憂患顛危八十年,,
愧無建樹報人間。
惟留遺愿祝來世,,
實現(xiàn)共產(chǎn)新樂園。
1980 年9 月1 日于北京醫(yī)院
楚老是一位堅定的共產(chǎn)主義者,對自己的身后事看得很淡,,對共產(chǎn)主義事業(yè)卻無限忠誠,。新華社在1994年4月19日的電訊稿中引述中共領導人的評價:楚圖南“在治學上嚴謹踏實,在工作上謙虛謹慎,,嚴于律己,,寬厚待人,堅持原則,,淡泊名利,,作風正派”。
作者:徐萍 民盟昆明市委員會原秘書長,、內(nèi)部監(jiān)督委員會原主任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